品牌 | 优尔鸿信 |
---|
优尔鸿信实验室聚焦关键领域清洁度检测,含汽车零部件颗粒物(防阻塞喷油嘴等)、新能源磁性颗粒(铁 / 镍等金属检测)、电路板离子残留(20 + 项检测)、油品清洁度(5 级等评级)、环境 lllig 值(30 点网格监测)。获 CNAS 认可(证书 L0273),2019 年清洁度通过评审,符合 VDA19.1、ISO16232 及蒂森克虏伯等标准,设备精良、环境可控,为客户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。
清洁度检测概述
1.定义与背景
清洁度:指零件、总成或整机特定部位被杂质污染的程度。
检测目的:通过萃取工艺收集生产过程中残留的颗粒污染物,分析其对产品的潜在危害。
行业应用:起源于航空航天,2000年后广泛应用于汽车、新能源(如动力电池)、柴油直喷、液压转向、ABS系统等领域。
2.颗粒物来源
污染物来源:生产工艺、车间环境、设备磨损、人员操作等,包括切屑、铸沙、毛刺、焊渣等。
3.颗粒物危害:
致命颗粒(大尺寸)导致设备失效;
颗粒堆积引发噪音、寿命缩短;
高精度产品对污染物更敏感。
行业需求:半导体、光学镜头、液晶屏、医疗器械、AI产品等制造业均需清洁度管控。
汽车零件清洁度检测标准有哪些?
目前汽车行业中应用广泛的清洁度检测标准包括以下两类:
1. ISO 16232 标准
适用范围:道路车辆的液压回路元器件(如发动机、变速箱等)。
等级划分:基于表面污染程度分为 A、B、C 三个等级(A最高,C级Z低)。
检测方法:
摇晃法:通过清洗液摇晃收集污染物。
压力冲洗法:利用高压水流冲洗零件表面。
超声波清洗法:通过超声波振动去除微小颗粒。
关键指标:污染物总质量及颗粒尺寸分布(如ISO 16232-1:2007中规定的颗粒分级标准)。
2. VDA 19 标准
适用范围:德国汽车工业协会(VDA)标准,适用于所有汽车零部件(如燃油系统、制动系统、电子元件等)。
等级划分:基于表面清洁度分为 1~5 级(1级最高,5级Z低)。
检测方法:
内部冲洗法:针对管形部件内壁的清洗(如燃油管路)。
气压冲洗法:结合气体和液体介质清洗复杂结构。
空气回流法:通过空气填充和回流收集内壁颗粒。
要求:对样品运输、拆包等环节的污染控制有详细规定(如避免外来颗粒混入)。
其他检测方法
颗粒计数法:通过光学显微镜或图像分析系统统计颗粒数量和尺寸。
化学分析法:检测污染物成分(如油污、金属离子)。
荧光法:利用紫外线检测表面有机污染物(如SITA表面清洁度仪)。
汽车零件清洁度检测是确保产品质量、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。通过遵循ISO 16232和VDA 19等标准,企业能够量化评估污染物水平,优化清洗工艺,并满足客户对清洁度的严格要求。对于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,清洁度检测技术(如SITA荧光检测)也在不断升级,以应对更复杂的污染控制需求。
- 上一篇:塑料检测塑料熔融温度检测
- 下一篇:芯片ESD防静电检测